还有11天!快来看看这些如东民俗项目,你知道几个?
2025-01-20 11:02:21
巡游队伍抢先看 |跳马伕| 【跳马伕】为国家级非遗项目,起源于唐朝,在如东地区已经有了近五百年的历史,原是迎神赛会中的祭神舞。1980年代经如东文化工作者挖掘整理,形成今天的传统舞蹈。该舞动作沉而不懈,梗而不僵,雄浑刚健、豪放有力,为罕见的汉族男子群舞。跳马伕在重大节庆、传统节日均会表演,深受百姓欢迎,屡获赛事和展演荣誉,包括省、市民间歌舞调演、中国艺术节展演等。现有国家级、市级、县级传承人,建立了多个传承培训基地,纳入学校艺术教育课程,展现了如东特有的文化标识。 |钟馗戏蝠| 【钟馗戏蝠】是如东传统舞蹈,起源于三百多年前,由方氏家族自安徽带入如东岔河,后流传至多地。该舞以钟馗灯偶为主角,高达两米多,由一人操纵,另有四人扮蝙蝠围绕嬉戏。表演融合“舞蝠”、“戏蝠”等动作,高潮时钟馗双目放光、腹中灯亮,寓意心明眼亮、以正压邪,蝙蝠则象征消灾降福。此舞兼具舞台与行街表演形式,展现高矮、庄谐、正邪、美丑之反差,艺术价值独特。制作工艺、舞蹈语汇丰富,历史价值深厚,反映了当地风俗。现已列入江苏省非遗名录,有市级传承人及完整道具、服饰和音像资料。 |泼花篮| 【泼花篮】取材自“天女散花”,融合杂技、灯彩与舞蹈,表演时云童手舞云牌开路,仙女手执花篮穿插其间,展现天花尽洒、百花争艳之景。该舞以行街表演为主,步法轻盈飘逸,扛肩者步伐沉稳,保持肩挑平衡,使仙子如腾云驾雾。此项目现为南通市级非遗,以其奇巧典雅、惊险飘逸的表演风格,深受观众喜爱,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。 |马塘锣鼓| 【马塘锣鼓】起源于清末如东县马塘地区,初为简单锣鼓演奏,后逐渐发展融入吹奏、丝弦乐器,形成多样演奏形式。其特点为多样性、完整性和民众性,演奏时“各打各”,实则紧密配合,和谐统一。马塘锣鼓曾是马塘与外界交流的艺术桥梁,见证了马塘的百年历史,具有特别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。代表性曲目有《飞花乱扑》等。2008年列入南通市非遗名录,如东县文化馆为保护单位,马塘镇人民政府积极支持传承,成立少儿马塘锣鼓队,推动其新发展。 |